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需要少吃鱼吗?
2022-06-22 06:01:00 来源:武汉晚报

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否意味着吃鱼要节制?城市里为什么少见绵绵细雨?未来,人类和自然的理想相处状态又当如何?6月21日,由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策划的院士公开课上,桂建芳院士、陈孝平院士,以及7位专家代表围绕“从生态健康到个人健康,人与自然这样和谐共生”这一主题,结合自身的科研方向、切身感受,各抒己见解答疑问,大开脑洞畅想未来。

最适合未来的食物是“蓝色食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鱼类遗传育种学家桂建芳首先开启话题,他研究改良的中科3号、中科5号异育鲫鱼,占据了目前市场上70%的鲫鱼份额,让老百姓餐桌上的鱼,个更大、肉更多、味更美。

桂建芳说,在中国居民日常饮食中,30%的动物蛋白都来源于水产生物。著名科学杂志《Nature》(《自然》)在封面文章曾提出“蓝色食物”——从水里获得的食物,可能会在未来占比越来越大。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与利用并非矛盾的关系,而是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桂建芳举例解释:“人从自然中获取资源不可避免,随着水产养殖的不断进步,可以做到消耗更少的资源,获取更多的水产食物。人们吃鱼不需要有所节制,也能与自然和谐共生。而且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吃鱼会更加方便、安全、营养美味。”

人类有可能活到120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肝胆胰外科专家陈孝平探讨人类健康和自然健康的密不可分。他介绍,人类寿命的长短,只有30%取决于遗传基因,其他70%都和外界自然因素有关。“人类最多可以活多少岁?”对现场大学生提出的这一问题,陈孝平笑称:“保护好自然环境,人类有可能活到120岁甚至150岁。”

有观众提问自然是否真有疗愈功能。陈院士解答,大健康的概念里包括了自然疗法,因为人与大自然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多接触自然环境里的花花草草小动物,对健康有一定帮助。但自然康养切忌走偏走歪,还是要科学对待健康问题。

杨晓菁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她表示,亲近自然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和野生动物的接触尺度,因为人类和野生动物的非正常接触——由于原栖息地环境破坏导致动物迁移,将野生动物当做宠物,或者吃野味等,可能会导致流行疾病的传播。

城市里为何少见绵绵细雨?

“我记得小时候在农村,经常会下绵绵细雨,落在身上,衣服也不会被淋湿。而现在在城市里,很少有绵绵细雨,雨滴的颗粒大多较大。”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万蓉解释,这是因为城市环境污染让空气中的粉尘增加,因此水汽凝结成了大水珠。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资源专家陈进和武汉市生态环境科技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项目研究员徐栋也十分关注人水和谐问题。陈进表示,武汉河湖纵横,最大的自然灾害就是洪水,人水和谐,要让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四水和谐”。在徐栋看来,《长江保护法》和最近实施的《湿地保护法》,都有助于提升水质,保护水生生物资源。

未来,人类将能听懂自然说话?

在回答人类和自然如何相处最为理想时,各位专家学者们则大开脑洞。

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馆长姜昊大胆想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是,人能够听懂自然的语言”。他表示,当人类和万事万物互联互通,互懂互知,才是最和谐的状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环境学院生物系教授葛继稳的发言发人深省。他说:“对于地球来说,人类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特殊存在,但对于人类来说,地球则是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人类只有和自然一起向未来,才不会被自然抛弃。”

现场,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的大学生们也积极与专家学者们进行交流互动,就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否与自然和谐相矛盾,如何协调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河流的利用与环境保护如何兼顾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记者杨晓雨见习记者张聪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

财经要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