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鹏飞:测量600多项工程“零差错”
2022-06-16 23:51:00 来源:武汉晚报

6月6日,湖北广电传媒基地项目工地,武汉市测绘研究院东湖分院副院长潘鹏飞正在做竣工测绘,紧盯全站仪镜头,十字线对准数十米外的棱镜,按键、确认,对着同事挥手。看似枯燥重复的工作,潘鹏飞干了9年。经他手测量的600多项工程优良率达到100%。

今年,他刚拿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三年前,他从八千多名测绘人员中脱颖而出,夺得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技能大赛冠军。“失之毫厘,谬以千里”,600多个项目地块的面积、范围、属性经过他的严谨测量得以确定,为构建产权清晰的不动产登记系统打下坚实基础。

去年潘鹏飞刚调到东湖分院,接手一项艰巨任务,为东湖高新区、东湖风景区90多个还建房项目进行办证前的测绘,总建筑面积1300万平方米,涉及15万户居民。

“我们初步估算,按照正常作业流程需要一年,这项任务是政府回应民生关切的大事,我们必须在四个月左右时间完成。”高效的背后,除了大家齐心协力,还得益于潘鹏飞的“爱琢磨”。

全站仪是测绘人最亲密的“伙伴”,分院的全站仪镜头右边贴着张白色纸条,“0高程、1下水、11上水、12电力……”同事腾霄说:“这是潘鹏飞想出来的,方便快速输入不同类型测绘点,尤其适合新手,能大幅提高效率。”

外出测量的信息,常规操作是导入电脑,再进行数据测算。潘鹏飞用上数年前他开发出的测算面积小程序,大大节省测算时间。

工作中,潘鹏飞发现测量信息在录入系统后,资料的自动生成和实际有误差,他便主动请缨希望通过代码编辑改进系统后台。他开发完成了地籍测量图库一体处理系统,一键即可成图,避免图形和数据库“两张皮”。工作之余,潘鹏飞挤出时间钻研研究生课题,他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其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潘鹏飞把每一次外出测量都看成一次比赛,仪器的架设、观测,数据的传输、图形的绘制,他都以秒为单位严格控制时间。还有“日清日结”的习惯,他制作“挂图作战表”,每天根据任务倒排生产,不完成不下班,或者周末加班干。“工作时多下点功夫,每个步骤优化一点,能产生‘质变’,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入党15年,潘鹏飞的测绘工作和人民群众的权益保障息息相关。“在全站仪小小的望远镜中,看到的是武汉的巨大变化,将所学的技术应用并服务于城市和人民,不差毫厘,准时准点,是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记者龚萍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

财经要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