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罗兰通讯员涂晓晨王成)它叫新型隐球菌,是一种真菌,藏在生活的很多角落,可与免疫力正常人群和平相处,而一旦劳累透支造成免疫力低下,或处于潮湿污浊环境,它便有可能入侵人体,造成发病隐匿、极难根治的真菌感染。今年7月,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接诊一发热、头痛、呕吐30余天的男子,医疗团队抽丝剥茧“揪”真凶,确诊为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
7月初,50岁的李先生(化姓)找到武汉协和医院。此前,他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去附近诊所及当地医院治疗,均不见效,而且始终找不到病因。
协和医院接诊医生分析李先生发热可能因感染所致,结合其他“脑膜刺激征”的表现,考虑颅内感染可能。随后的系列检查显示李先生病情复杂,肺部CT、头颅磁共振均发现占位性病变,脑脊液NGS(高通量病原体基因检测)查出新型隐球菌和病毒感染。
7月13日,李先生转诊到协和金银湖院区。近两周的抗感染治疗后,CT检查发现肺部占位体积缩小;然而颅内真菌感染仍是一大挑战,由神经内科方芝医生会诊并转入神经内科夏远鹏教授组继续治疗。
夏远鹏教授团队发挥多学科团队效能,影像科邓先波教授会诊认为感染性病变可能性更大,苏杨波教授通过肺部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排除肿瘤,确诊为肉芽肿。最终,颅内病灶诊断为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经过强化抗真菌治疗,李先生的症状明显好转。
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发病隐匿,夏远鹏教授介绍,由于其症状不典型,早期很容易被患者当成感冒,极易造成就诊延误。人体正常免疫力完全能够抵御新型隐球菌,只有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或处于污浊环境时,才可能“伺机作案”。夏远鹏教授补充说:“对于正常人来说颅内感染新型隐球菌的几率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