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让口罩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必备品,戴口罩,也成为见证众人齐心防疫的一道风景线。但戴口罩不只是“戴”那么简单,日常生活中总能见到各种各样不规范戴口罩的行为,今天我们就以“小王”为例,看看他是怎么戴口罩的。
场景一:清晨,小王上班要迟到了,急匆匆地从桌子上拿起昨天戴的口罩,戴上就出门了。
错误做法:口罩未及时更换
正确做法:口罩的正确使用、储存和清洁是保持口罩有效性的关键。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需重复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时宜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
场景二:小王一路飞奔上了公交车,一看公交车上人不多自己又跑得喘不上气,就把口罩拉下来透透气。
错误做法:口罩佩戴不规范
正确做法:乘坐厢式电梯和飞机、火车、轮船、长途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不规范佩戴等于没戴口罩。要做到“严密合”,遮住口鼻和下巴,并根据鼻梁形状调整鼻夹和挂绳松紧度,确保密合。戴口罩期间如果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可以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透气。
场景三:小王进入公司所在写字楼后,就把口罩塞进了包里,小王觉得公司都是熟人,彼此知根知底,自己又接种了新冠疫苗,没必要戴口罩。
错误做法:打了疫苗就不戴口罩
正确做法:病毒传播可不管是陌生人还是熟人。对于个人来说,接种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降低人们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减少重症和死亡,但不能100%保证不感染。对于群体来说,在没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况下,新冠病毒依然容易传播。所以,即使全程接种了新冠肺炎疫苗,也要保持戴口罩的好习惯。尤其是在室内场所,人员密集、空气流通相对较差,更要规范佩戴口罩。
最后,省疾控专家再次提醒:当前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面对当前疫情形势,公众仍不能放松警惕,务必保持规范戴口罩的好习惯,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记者江梦晴通讯员马丽娜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