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围墙”隔开施工区和东湖水体
2022-06-17 22:00:00 来源:武汉晚报

护肤讲究建立皮肤屏障,水上施工,也可以为水体建立“绿色屏障”。16日,记者在两湖隧道东湖段风光村施工区域看到,平静的东湖湖面上正拉出一条绿色围挡,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这个可隔开施工区水体和东湖水体的“水下围墙”,是建设施工单位为保护东湖生态环境用上的绿色施工“神器”。

填充739个溶洞,为盾构开一条“好路”

那一头,“东湖号”“功勋号”两台盾构机先后下井,蓄势待发;这一边,两湖隧道工程办理完成临时利用东湖水体手续,启动了湖底溶洞注浆施工。

盾构机在水下50米掘进,对东湖水体有什么影响?施工单位中建三局两湖隧道(东湖段)2标段技术负责人谷海华告诉记者,去年5个月的专项勘察中,施工方打了500余个勘察孔,发现了739个溶洞,“根据专项勘察结果,风光村一棵树至武大凌波门段水域属岩溶强发育区,长约1公里,溶洞见洞率为76.3%,这种地质对盾构掘进较为不利。”他解释称,“盾构机‘怕软不怕硬’,溶洞里面有空的,也有充满淤泥的,刀盘遇上溶洞,不是一个平衡的受力面,不利于姿态控制调整,就会影响盾构机的掘进安全。”据介绍,施工方探明的最大溶洞高约21.6米,比直径15.094米的“东湖号”盾构刀盘还要高,“如果掉下去了,那就危险了。”

目前武汉两湖隧道东湖段三台盾构机已组装完成两台,正在整机调试,计划6月底具备始发条件。项目现场负责人表示,风光村施工区域启动的湖底溶洞注浆施工,将为盾构机的掘进开一条“好路”。

1公里岩溶区,“水下围墙”包起来

经过多次专家论证,最终确定了“钢栈桥+钢平台”洞外注浆加固的最优方案。在此过程中,“环保”是首选项,一切施工方案都围绕这一出发点展开。施工启动的第一步,就是将施工区域、即1公里岩溶强发育区用围挡“包”起来。

记者在现场看到,远处东湖湖面已打好钢管桩,两艘施工船只上,工人们带着绿色围挡正在忙活。“工人们在给围挡配重,装上石笼,然后顺着钢管桩铺设,就为我们的后续注浆施工筑了一道‘水下围墙’。”岸上尚未铺设的“围墙”,是宽约5米的双面涂塑PVC布,顶部为浮标,底部打孔。

谷海华介绍,东湖水深约三到四米,围挡底部配上石笼,可以沉到湖底,湖面浮标跟着水位飘荡,相当于在施工区和东湖水体之间拉出一道物理分隔的绿色屏障,封闭施工,“可以保证施工区域水体和东湖水体保持比较低的交换状态,也减少施工对东湖景观的视觉影响。”

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项目为保证绿色施工采取多项措施,“水下围墙”只是其中一项。下一步,项目部将沿着施工区域在湖面布置2.5公里的“湿地”,这些“湿地”上层为漂浮湿地,种植美人蕉、菖蒲等植物,能有效吸附污染物;下层为人工生物膜,能有效附着微生物,具备污染物净化、生态系统恢复、景观改善等功能。

两湖隧道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湖底双层超大直径隧道,设计车速为50公里/小时。工程北起秦园路和东湖路,下穿东湖、南湖,南接三环线,全长约19公里。

记者王慧纯通讯员雷宇周旭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

财经要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