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手机壳成就千亿大生意
2022-06-08 08:22:00 来源:武汉晚报

手机还没来得及拆,手机壳先到了。作为保护手机和彰显个性的方式之一,手机壳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甚至有不少年轻人“囤”起了手机壳,跟着心情换壳,成了一种潮流生活方式。

不久前,网上一条手机戴壳还是“裸奔”的贴子引发了大家热议,视频播放量近300万,弹幕区也成了手机壳的讨论区。“手机还是要戴壳”“我更愿意选官方壳”……

从一个小品类成长为手机周边受众最广的类目,形成千亿量级的大市场,手机壳到底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

【事件】

每天根据心情换手机壳

有人陆续买了上千款

“今天我新买的手机壳发货了。”这是00后小许本月买的第二个手机壳了。他说:“现在年轻人都喜欢买手机壳,已经变成一种时尚了。还有人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心情,搭配合适的手机壳。”小许告诉记者,他觉得手机作为生活必备品,年轻人频繁更换成本太高,只能退而求其次换手机壳。另外手机壳就像穿搭一样,是一个人品位的体现。

90后白领小陈平时就喜欢购买手机壳,她的购买原则也很简单,看见喜欢的就会购入。“买手机壳,就是为了图新鲜”,几年下来,小陈陆陆续续入手了一百多个手机壳,这些手机壳价格一般在20元至50元不等,有些旧的不喜欢的手机壳就会被扔掉。不同的手机壳也代表着不一样的风格,每天出门前,小陈会根据自己的心情更换手机壳。

100个不算多,一名手机壳商家透露,自己有位熟识的老客户,这些年来陆陆续续购买,一个人就拥有上千款不同品牌的手机壳。

小刘也是一个手机壳爱好者,但是相比买手机壳,她更喜欢自己DIY。“我觉得手机壳就像衣服一样,是一个人个性的展现。我比较喜欢卡通风格的手机壳,但是总没遇到颜色和图案都合自己心意的,就想起了自己DIY。”

2021年11月,小刘自己做了第一个手机壳,是几个色块简单的拼接,“刚开始用丙烯颜料不太会,只能画简单的,虎年到了我给自己做了一个老虎的,春天的时候又做了一个绿色底色,有卡通猫的。”现在用的是小刘上周刚做好的,海绵宝宝图案,她觉得这个是最成功的。她说:“看着自己做的手机壳,即使没有那么好看,也很有成就感。”

【探访】

不仅是跨境电商的“宝贝”

它还迎来时尚圈的追捧

在跨境电商圈子里,把“手机壳、钢化膜、数据线”叫做“吉祥三宝”。因为其货值低、重量轻、需求大的缘故,让深圳第一批做跨界电商的卖家赚得盆满钵满,以至于有了“宝”这一称谓。而手机壳作为第一大“宝贝”,可不止是在跨境电商这个领域中获得好评,它同时也是无数中小淘宝卖家最常售罄的“宝贝”。

不止线上,线下同样火爆。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销售手机壳的门店。在一家店铺内,挂满了琳琅满目的手机壳,种类多样,有可爱的卡通样式也有简约风的,此外,手机壳的材质也有所区别,有皮革、硅胶、金属钢化玻璃壳……

店员介绍,这些手机壳售价不等,以苹果13的手机壳为例,贵一些的售价要达到二三百元,主要是官方和品牌的手机壳,便宜一些的价格大概在八九十元左右。她还说,“我们家办会员,除了年轻人,一些阿姨也喜欢购买手机壳。”

在另外两家店铺内,手机壳的价格大约在40至90元左右不等。还有店家还推出了DIY款手机壳,每个售价为98元,现场就可以根据消费者选择的配件等制作,消费者也可以自己设计喜欢的款式,“这些配件都是刚到的”,店家指着一排小挂件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手机壳与前几年相比,在创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消费者的审美观需求也发生了改变,大众不再认为“随便买个价格便宜的配件能用就行”,而是认为“如果好看,质量好,宁愿多花点钱也愿意”。

手机壳的走俏,还迎来了时尚圈的追捧。在明星和达人博主的各种“自拍照”中,手机壳频频出镜,成为粉丝们追逐模仿的对象,手机壳俨然成为“潮流风向标”。

【解读】

卖手机不如卖手机壳

小玩意成就千亿大生意

罗永浩有句名言:“卖手机不如卖手机壳的赚得多。”

不想竟是一语中的。随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日趋饱和,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淘汰赛进入倒计时。

据某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目前手机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已经超过31个月。压力之下,各大品牌都在通过外观创新来提升新机上市密度,进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然而事与愿违,就在前段时间,“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换手机了”的话题,还一度冲上热搜。

与之相反的是,年轻人却更喜欢频繁更换手机壳。像盲盒、潮玩手办一样,手机壳正成为年轻人的新晋社交货币,甚至变得和穿搭配饰一样重要,彰显的是个性,提亮的是心情,绝不能拉垮。据天猫公开数据播报,光是每年购买12个以上手机壳的人就超过一千万。

事实上,手机壳诞生之初,只是作为防摔保护罩登场,彼时水花平平,无人在意。

在诺基亚盛行的年代,人们对于手机壳的使用并不感冒。毕竟,以诺基亚为首的功能机的代名词,就是防摔。

直到2010年,手机市场迎来分水岭。以iPhone与安卓机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出现,让事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iPhone4刚上市的时候,大波网友抱怨如果握着手机侧面通话,信号强度会变弱,乔布斯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保护套。

全新的触控交互在带来行业革新的同时,也加大了屏幕摔碎、剐蹭的风险,相比动辄几百上千的屏幕维修费用,一个几十块的手机壳显然更为经济。

最新统计数据预测,2022年全球手机壳规模将达到约1498亿人民币的规模,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新型市场。

【分析】

中国三分之一上市公司

干不过卖手机壳的

别看手机壳体积不大,赚钱能力却不容小觑。

以最畅销的透明防摔手机壳为例,它在淘宝、拼多多上的售价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但实际成本不过1元左右,而且一次开模至少能使用两年,背后的利润可想而知。

更何况,据天猫小二介绍,每年有超过千万级的用户,会购买12个及以上数量的手机壳。有从业者算了一笔账,相当体量的手机壳发烧友,购买手机壳的频率是每月一次。按照一部手机用两年的周期来算,整体来看,花在手机壳上的绝对金额虽不比卖手机多,但是手机壳带给厂商的利润,却比手机带给手机厂商的多上太多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以“手机壳第一股”杰美特为例,仅在2018年,杰美特一年就卖出了5804万个手机壳,营收6.47亿,净利润为6129.54万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同年中国在A股上市的所有3565家公司中,有1/3的公司比不过它,足见其吸金能力之强。

复购周期短、利润空间大、投资门槛低,越来越多的企业争相做起手机壳。我国有约6200家企业显示的经营范围包括“手机壳、手机外套”,并且这一数字还在快速增长。

从地域分布上看,广东省拥有最多的手机壳相关企业,拥有近4700家,占7成以上。其中,深圳以超4100家企业数量,位居广东省手机壳相关企业第一位,也是全国最多,占全国数量的一半以上。而曾经看似散、杂、小的手机壳市场,也正哺育着越来越多的“巨头”。为了迎合手机壳新消费理念,各大造壳企业使出了浑身解数。

综合《现代快报》央视财经、中新社、快刀财经报道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

财经要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