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彭年摄
本报讯(记者陈晓彤)昨日“春分”,午后阳光下,硚口区义烈巷小学五(1)班学生张思睿扬起手中的柳枝,边唱着歌谣边抽着用纸糊的“牛屁股”。这是义烈巷小学“迎春分”游园会现场,师生们在校园里“打春牛”、竖鸡蛋、踢蹴鞠、放风筝、画春花,迎接春天的到来。
据了解,义烈巷小学从去年开始,开展“24节气”校本课程,随着时节变化,通过相关课程和活动,讲述节气背后的传统文化的习俗故事。游园会现场,学校布置了不同主题活动区,同学们可以自由体验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在“立蛋区”,他们需要在一分钟之内将一枚鸡蛋立在桌面上;在“纸鸢区”,他们要亲手让一只风筝飞起来;而在“春试区”,他们需要像古人赶考一样,接受春分知识的“小测试”。
义烈巷小学德育主任张黎波介绍,游园会的每一个项目都来自中华民间有关迎接春天的传统习俗。比如“打春牛”是在立春时节,用彩鞭赶牛,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24节气”蕴含着老祖宗的智慧,为此,学校专门开发“24节气”非遗文化课程,“我们希望通过节气课程,带学生去感受、去敬畏、去思考,感悟古人的智慧,传承中华文化。”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