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耿珊珊通讯员姜泰阳)“执行是当事人打官司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今年36岁的陈颢号,是江岸区法院执行局的法官,也是“涉企快执”团队负责人。
8月31日是周三,也是固定的法官接待日。一大早,陈颢号就坐在方桌前和一名当事人沟通案情。她扎着一个低马尾,嘴角挂着笑容,很是热情。方桌的旁边,有一列长队,20多个当事人拿着材料,等着和她当面沟通。
2012年,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后,陈颢号进入江岸区法院执行局工作,10年来,她深耕司法执行领域,也见证了司法机关破解执行难的点滴进步。
“刚来法院工作的那几年,全国还没有统一的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陈颢号说,现在全国法院执行都在一个系统里,可以轻松实现异地委托执行。另外,和银行等部门也建立了顺畅的沟通渠道,信息统计、查封财产、冻结银行账户等执行措施很快就能到位。
今年上半年,江岸区法院在全市率先设立涉企执行案件专门立案窗口,并成立“涉企快执”团队,历练十年的陈颢号担任“操盘手”,团队成立的目的就是全面落实“繁简分流”机制,尽量缩短涉企案件执行时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2年5月,68岁的王爷爷因借款纠纷来到江岸区法院执行局,申请对一家医药公司强制执行。他说:“两年前我们就达成和解了,本金已经还了,但是还有几十万元的利息没有还。”
执行立案后,陈颢号当天就和对方当事人取得联系。该医药公司负责人坦言,近期公司流动资金比较紧张,公司还在准备申请一笔贷款。
陈颢号“见机行事”:“如果这个纠纷不能妥善解决,执行不到位,可能影响企业形象和信誉,银行在企业申请贷款时,也会考虑这些因素,这对您也是非常不利的。”她这一番话戳中了公司的“痛处”,一周后,公司就一次性支付了全部的利息。事后,公司负责人不但没有怨言,还对陈颢号连连道谢:“已经成功从银行申请了一笔贷款。法官比我们想得长远,企业信誉更重要。”
2022年上半年,江岸区法院“涉企快执”团队共执结涉企首执案件3301件,到位金额1.26亿元,执行完毕平均用时56.28天,各项数据在全市基层法院均位列第一梯队。
执行工作是雷霆万钧,亦是春风十里。陈颢号说,下一步还要带领团队把回应企业需求贯穿执行工作始终,主动作为,不断提质增效,用执行之盾为当事人在“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上”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