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信第二天肝病专家就上门问诊了
2022-08-12 11:17:00 来源:武汉晚报

“我妻子(81岁)患肝胆病久治不愈,看到《长江日报》的报道,贵院肝病专科是第一批国家重点专科,我相信贵院治得了、治得好我妻子的疾病。”8月7日凌晨4时,83岁的武汉老人刘培德,因忧心妻子病情而失眠,满腹愁肠落到笔尖,起身写下一封求助信。收信人是湖北省中医院院长何绍斌。

10日,何绍斌院长收信立即亲自回复:“请上门诊治,若病情允许,请入院治疗。”根据来信留下的联系方式,下午5时,省中医院与刘培德先生取得联系。

11日一早,肝病科主任程良斌主任就来到刘培德家中,为其妻子询病情问脉。

一见面,他们双手紧握在一起

在楼下迎接的刘培德老人一见到程良斌主任,就紧紧握住了他的手,两人就这样握着手一直走到单元门前才松开。“你们能来,我真的太激动了。”上楼时,程良斌开始向刘培德询问老伴李启文的病情。

老伴今年81岁,五六年前患上肝胆疾病,病情持续加重,在多家医院治疗不见好转。近来连喝水也觉得口苦,眼睑灰暗发紫,黄疸指标一直降不下来……

看着受病痛折磨的老伴,刘培德寝食难安:“全家人都很焦急,准备到北京、上海等地求医,儿子一度考虑给老伴做肝移植……”

60多年来每天有读报习惯的刘培德,在《长江日报》上看到湖北省中医院的新闻: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科是第一批国家重点专科;艾力彼《2021届中医医院100强》榜单,湖北省中医院位列全国前20名,肝病科入选最佳研究型专科……

老人心中燃起希望:我们老了,跑不动了,真想在家门口的医院看好、缓解老伴的病。

两张方,医治身与心

11日上午9时许,程良斌到刘培德老人家中,仔细看完老伴李启文的病历单,一一圈出异常指标,详细询问老人病史,对背部、脚部、心脏多处细致查体,结合病历资料,程良斌判断主要是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失代偿期Ⅳ期,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因此会有乏力、瘙痒、口干、黄疸居高不下等表现。

程良斌仔细查看李启文每种日常用药,并结合病情给出最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5种治疗药物服用方法、中药处方、用量、日常生活医嘱,写满一张处方纸。

针对一直困扰老人的胆汁淤积,程良斌解释主要是因检查报告单中反映的毛细胆管阻塞。“我建议老人可考虑到院根据病情应用激素针治疗,效果会更好。”

为宽慰患者和家属焦急无奈的情绪,程良斌开“语言处方”,亲切地对两位老人说道:“您老别着急,这个病是身体自身内部出了问题,不是乙肝、丙肝等病毒性感染,还是要慢慢治疗,目前在家调理就可以,一些稳定病情的药得长期吃,病情如果加重可以住院诊治。”

从刘培德老人家出来,已近中午,程良斌马不停蹄赶回医院收拾行李,准备下午3时飞往上海开会。“患者求助我们,不管多忙,我们也要尽量调配时间提供医治。”

信连心,解百姓就医难题

记者临走前,刘培德老人拿出了父亲的笔记本,“我父亲是一名老中医,1958年到1960年曾到湖北中医学院(今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修。这是我们与湖北省中医院的缘分。”刘培德说:“3天就收到了医院的回复,大专家、大主任上门为我们看诊,医院急我们之所急,为我们解就医难题,我和家人感到亲切又温暖!”

据了解,这已不是何绍斌院长第一次收到求助信。2021年4月,一名87岁腿脚不便的抗美援朝老兵给何绍斌院长写了一封信:请求专家上门看诊。何绍斌院长立刻联系医院骨伤科主任何承建主任医师,冒雨上门诊治。

对每一封来信,何绍斌院长都亲自回复叮嘱到位。信件两头,一头连着患者对医院救治能力的信心,一头连着医院、医者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暖心。

文/记者江梦晴通讯员胡梦

图/通讯员傅坚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

财经要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