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医生、肖医生,我爸爸究竟怎么了?他以前跟我们说话都不会大声的,现在居然这样对我又打又咬……”
“他生病了啊,现在在他眼里,你并不是他儿子,而是一个要害他、要把他往可怕的地方送的坏人,他在保护自己啊。”
“是的,是的,他之前就说我们要害他,偷他的钱,还说我们在他饭里面下毒,有时候在家里说他要回家,那不是他的家。可是那就是他生活了十几年的家啊……”
“对啊,他现在患上了认知障碍,不认识路,不认识人,甚至也不认识自己,再加上合并了精神行为障碍,被害妄想、被遗弃感,在这种状态下,他为了保护自己,就对周围他觉得危险的状态进行攻击了。”
类似的对话,武汉市武东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老年认知)肖文昊医生每天都要和患者家属沟通几次。他每天在医院说的话比一周在家里说的话还多。
用声音和肢体语言
安抚每一名患者
从事老年认知障碍工作13年来,肖文昊见过许多类似老人,他们吵闹、易激惹、白天睡觉晚上游走,这些老人对照料者、家庭、社区产生了极大的压力,经常出现一些危险的意外。“照料他们光有医生的责任心还不够,必须得有足够的耐心、爱心和信心。”肖文昊这样总结。
肖文昊最近接诊的陈大爷,被儿女送到医院时大吵大闹拼命抵抗,但是入院后却变得沉默寡言,不理任何人。肖医生在病床前握着他的手,关切地问老人住不住得惯、有什么想吃的。几天后,老人在肖医生查房时大哭了一场,逐渐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
原来,他怀疑相伴了大半辈子的老伴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情绪变得十分暴躁,不睡觉,打骂家人。儿女的安慰劝导完全无效,老人认为儿女偏心、想害自己。
大致摸清楚患者的情况后,肖医生耐心地向家属讲解患者的病情和状态,解答他们的疑惑,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取得家属的信任和配合。经过肖文昊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老人想法逐步改善、情绪渐渐好转,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近日,家属满意地接患者回家,居家继续治疗。
像这样不好沟通的患者,肖文昊总是面带微笑,花更多时间耐心询问。时而侧耳倾听、时而俯身听诊、时而轻抚后背,用声音、用肢体语言安抚着每一名患者。在这个过程中,他被患者打过、骂过,但他总是保持耐心和爱心,凭借科学而有温度的诊疗,赢得一个又一个患者的信任,最终让这些倔强的老人“乖乖就范”。
“尽管现代医疗技术有很大发展,但是医生诊治患者一定要做好‘望闻问切’,不能光依赖冰冷的机器。”肖文昊说。很多患者慕名而来,他被中老年患者当作“帅哥偶像名医”。
把服务送到社区
送到老人床前
除了医院的工作,肖文昊还带领他的团队定期到白玉山、钢花社区义诊。每隔一周,肖主任会到泰康楚园义诊半天,他在特护区、活力区来回穿梭,陪老人聊天解闷、评估老人的心理状态,对照料者提供专业指导,让老人得到合理的治疗和护理。
刘奶奶过去是大学教授,几十年深受抑郁折磨,家人为她到处求医,药越用越多,刘奶奶的笑容却越来越少,夜间基本难以入睡。肖医生跟刘奶奶交谈后,又向刘奶奶的老伴和护理人员详细了解情况,提出突出重点、减少同类药物的处方调整方案。减少药物种类1个多月后,刘奶奶白天可以稍微活动了,跟人交流也变得有了精神,跟家人视频也露出久违的笑容,刘奶奶和家人都特别开心。
为了给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肖文昊不断钻研。每周,他都会组织科内医生进行教学讲课,凝聚人心和工作合力,营造出一种“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科室逐渐形成了控制认知和精神障碍西药精中选优、中药一人一方、中西医并重的治疗方法,并注重心理、康复、护理的全方位治疗理念。同时,肖文昊也很重视对患者家属及照料者的宣教,给照料者普及疾病知识,教授有效照护方式等,让患者回归家庭后能坚持治疗,控制病情。
记者毛茵通讯员陈红源陈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