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在家艾灸接连有人被低温烫伤
2022-07-29 06:02:00 来源:武汉晚报

武汉晚报讯(记者王春岚通讯员江泓颖李菡)看似安全的艾灸,自己在家操作,却引发低温烫伤。进入“三伏天”后,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接诊不少在家自行冬病夏治,结果因为艾灸操作不当,造成烧烫伤的市民。

59岁的周女士有腰疼的老毛病,入伏后,她将艾灸盒子装在布袋里,绑在腰间“治疗”,感觉腰间热热的很舒服。为了“加强疗效”,周女士继续戴着艾灸盒子,直到近1小时后盒子不再发热才取下。当晚,周女士感觉左后腰放置艾灸盒的位置火辣辣地疼,起了一片小水泡,赶紧涂烫伤药膏。一周后,创面不但没有恢复,反而形成更大面积的红肿溃破,疼痛难忍,她赶紧到医院就诊,诊断为三度烫伤。

另一位市民熊先生,自己在家对着足三里穴位做艾灸。操作过程中,熊先生感到小腿皮肤发红发烫,他认为是穴位刺激的效果,又咬牙坚持了20分钟。几小时后,他发现小腿起了水泡。此后,熊先生在家涂药治疗,水泡破溃后一直不愈合,又到社区医院进行换药治疗,仍无好转,折腾了十来天。近日,熊先生到医院看病,小腿艾灸处被诊断为三度烫伤。

操作艾灸时,并没有明火直接接触皮肤,为什么会造成比被开水烫伤更严重的三度烫伤?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皮肤创面修复中心主任张祥明分析,艾灸造成的烫伤,大多是低温烫伤,由于身体长时间接触温度不太高的热源,热量蓄积后导致接触部位皮肤、皮下组织受损。这类伤口创面往往比较大且深、伴有水泡。

自己在家做艾灸养生,怎样避免烫伤?张祥明建议,操作时需要严格控制艾灸的时间,一般一个部位不超过10分钟。由于老人、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敏感度降低,而小孩的皮肤娇嫩不耐寒热,所以这类人群在操作时热源不宜过度靠近皮肤,一旦皮肤开始发红,就考虑停止操作。如果已经发生低温烫伤,不要弄破水泡,以防发生感染。由于低温烫伤的创面较深,常用的冷敷已无明显效果,此时应保护创面不受污染,并及时就医。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

财经要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