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武汉地铁第3000辆车下线,这辆由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生产的地铁车辆,将行驶在武汉地铁前川线。
2020年8月,黄陂区以武汉中车长客为龙头打造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布局轨交全产业链。到目前,轨交基地的企业数量从最初的1家,发展到目前的签约企业46家。这一切,得益于一张自轨交基地建立之初就开始绘制的产业招商地图。摊开这份地图,128家招商目标企业按招商进度以不同颜色标注。已经落地的46家企业在图上被标注为绿色。
“这些‘按图索骥’招引来的企业年内陆续投产后,基本能够实现4000余种地铁零部件园内造、园内装。基地正在开拓维修维保、科技研发板块,实现园内修、园内研,贯穿轨交全产业链。”黄陂区前川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博介绍。
轨交基地管委会与武汉地铁集团找到铁四院,联合国家智库企业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对轨交基地进行产业规划,最终形成了这张涵盖产学研128家企业的精准招商地图。
招商目标初步确定后,今创集团作为中车长客的长期供应商,被轨交基地确定为第一家重点招引的企业。
今创集团在轨交车辆零部件制造领域涉及10个系列、1000多种产品,有“地铁超市”之称。2021年2月20日,今创集团与黄陂区人民政府签署协议书,投资30亿元建设武汉今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新建电气控制系统、车钩系统等项目的制造、研发、销售及服务业务。
2021年9月,武汉轨交基地迎来首批入驻定制厂房的16家企业,成都铁山集团名列其中。这家企业的选址过程,颇费周折。
前期洽谈中,这家专门生产大型设备的企业提出需要空高8米、承载50吨的特制厂房。轨交基地企业服务专班带着企业负责人考察了四处厂房,但都被否掉了。黄陂区前川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博想到了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最终,成都铁山顺利“拎包入驻”。
因为招商地图上的不少企业都是专业设备、大型设备生产商,对办公楼和厂房都有个性化需求,招商团队也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看着招商地图“刷红”的一家家企业,陈博信心满满,“我们有信心通过平台打造让招商地图上的重点企业全部落户”。
记者刘敏 蒋立青 秦璟 通讯员谯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