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绣成了武汉大学通识课上的常客
2022-07-15 06:01:00 来源:武汉晚报

武汉晚报讯(记者周劼实习生张天玉)近百位学生,男女各半,在课堂上精描细绣,上演大型“女红”现场,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日前,在武汉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通识课堂上,一位汉绣师傅带着大学生们架起绷子,铺开绣布,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在手中花针的勾织下,五颜六色的丝线绘出了白色的绣布上或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或不闻犹香的花枝叶片。

课堂上的这位汉绣师傅名叫徐凡,是汉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曾获多项汉绣工艺大奖。这也是徐老师第四次来到武汉大学通识课堂,以人手一份实操的方式带领大学生们感受汉绣之美和汉绣背后的文化传承。

三节课、两个多小时的课时里,汉绣体验通常分为三个环节。首先徐凡为大家讲授汉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第二个环节动手刺绣,第三个环节是同学们和徐凡互动。同学们兴致很高,聚精会神地刺绣着;徐凡在课堂上会对每位同学进行指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是武汉大学针对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程,也是全国高校最早开设的非遗通识课程之一。武汉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通识课的开课老师、社会学院副教授蔡磊老师自2010年起便开设了这门通识课,从2018年开始,每年都请徐凡来课堂上讲汉绣文化,带领学生体验汉绣实践,这门课还荣获“武汉大学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

“我这门课程属于通识课,侧重于从文化的角度介绍非遗,希望以此激发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讲汉绣,会更多地讲汉绣背后的地域文化和民俗传统,相比其他的一些非遗项目,汉绣具有更丰厚的长江文明、荆楚文化和武汉文化的底蕴。”蔡磊介绍说。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

财经要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