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患终末期扩心病,31岁湖南小伙的生命开始倒计时。远在南昌一颗供心与他匹配成功,为确保能及时挽救小伙生命,医院启用救援直升机,跨城“接回”供心。目前,小伙已重获新生。
专家表示,直升机转运可不受地面交通限制,在器官离体后即刻进行点对点的无缝衔接,实现快速转运,今后有望在多器官转运上发挥作用,帮助更多终末期患者获得器官移植的机会。
心脏撑满胸腔
小伙急需心脏移植
小伙名叫冯军(化名),来自湖南娄底。2021年10月,他因为严重心衰,被送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治疗。经检查,医生确诊他为基因突变型、家族遗传性扩张性心肌病。
原来,小冯10多岁就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的情况,10年前确诊患有扩心病,近几年病情逐渐加重,总是感觉胸闷、腹胀、乏力,不得不辞掉工作,反复在家和医院之间奔波。在来武汉救治前,小冯已在当地医院治疗多年,还曾辗转到长沙、上海、深圳求医。
“到我们医院来时,他的病情已处于终末期,严重扩大的心脏几乎将胸腔撑满。药物治疗空间非常有限,如果不尽快进行心脏移植,生命开始倒计时。”亚心医院心脏移植病房主任肖红艳回忆。为争取救治机会,在与家属沟通后,他为小冯申请加入了“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简称COTRS)”等待心脏移植名单。
生命开始倒计时
他盼来宝贵供心
等待的时间令人期盼而焦虑。在此期间,小冯病情持续恶化,6月30日又一次被送到亚心医院进行救治。这次,他的病情非常危重,血压低、呼吸急促、心功能衰竭,人也因此很烦躁。
医院紧急为他植入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技术)辅助循环。但IABP无法长期使用,未来几天内,小冯能否挺过这一关,对他的生死有决定性影响。
小冯能撑多久?什么时候能盼来供心?医生和家属都很焦急。
幸运的是,7月1日,医院收到好消息:通过系统匹配,一颗江西南昌的“救命心”与小冯匹配成功,且捐献者与小冯年龄相仿、体重相当,匹配度很高。
仅69分钟
救援直升机专机接回供心
心脏离开人体后,会浸泡在保护液中,处于“冷缺血”状态,以维持最小损伤。但心脏耐受冷缺血的黄金时间仅有4至6小时,时间越短、供体质量越好。
考虑到两地之间路途较长,途中不可控因素较多,为尽快挽救小冯的生命,肖红艳和移植团队经多方考虑后,决定启用救援直升机跨城转运心脏供体,绕开地面交通不便、地形环境限制等客观不利因素,确保器官离体时间最短。
7月2日上午10时58分,运载着心脏供体的救援直升机“亚心一号”从南昌起飞;12时07分,红色的直升机稳稳降落在亚心医院相邻的一所中学操场。早已等候在此的医护人员冲上前,接过装有心脏供体的人体器官转运专用箱,一路向医院飞奔,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手术室;12时18分,该院陶凉院长、心外科主任医师金晶联合主刀,为小冯实施移植手术;13时35分,供心在小冯胸腔内恢复跳动;19时30分,经过近8个小时的奋战,手术顺利结束。
直升机转运器官
有望发挥更多作用
术后,小冯被送往ICU进行严密监测,在接受了一周的后续治疗后,成功脱离ECMO、IABP等生命支持系统,各项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7月12日,小冯转入普通病房。
据介绍,这是“亚心一号”首次执行心脏转运任务,此前,该机主要用于转运危重症患者,已顺利完成转运任务100多次。
“直升机转运有其优势,可以不受地面交通限制,在器官离体后即刻进行点对点的无缝衔接,实现快速转运。”肖红艳说,今后,航空救援直升机有望在多器官转运上发挥作用,帮助更多终末期患者获得器官移植的机会。
文/记者王春岚通讯员吕惠宋蒙
图/记者胡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