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龚萍通讯员朱炜杰)7月12日上午8时多,武汉市天然气公司32岁的巡线员宋亚雄提前来到后湖管理站,准备高温日的一天工作。手拎的黑色工作包里,除了常见用具,清凉油、“蚊不叮”、冰丝袖套等夏季防暑用品一应俱全。
“别小看这些防暑用品,刚参加工作时没经验,去巡查社区调压箱时没用‘蚊不叮’,心想就十几分钟的事儿,结果检修完从草丛出来,两个胳膊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包。”习惯性地带上站里冰冻好的矿泉水,宋亚雄骑着电动车出发。
第一站是后湖紫竹园小区的调压箱,踏过杂草丛生的小道,宋亚雄熟练地打开调压箱,用燃气探测仪器仔细检查是否有漏气,再用设备检查箱体的压力,“一切正常!”做好记录后,他关上箱子,赶往下一个巡线点。
“小区调压箱的工作环境强一点,顶多是蚊虫,夏季户外的管线巡查最热。”沿着金桥大道、和谐大道一路前行,检查大大小小的燃气管线井,宋亚雄走走停停,沿路打开井盖检查是否漏气或有损坏,棉质的工装很快湿透,戴着安全帽,额头大颗的汗珠不停往下滴。
来到和谐大道与金桥大道交会处的一个中压阀门井,宋亚雄拿起车上的钩子,挂在铁盖子的缝隙处用力向外拉扯,在同事的帮助下将井盖打开,再用检测仪器查看是否漏气。阀门井贴近地面,暴露在阳光下,记者跟着站了几分钟便觉得热得难受,需要去阴凉处歇口气。
记者摸了下暴晒后的铁盖子,有点烫手。只见宋亚雄戴着手套熟练地搬动,一边说:“手套是夏季必不可少的用品,井盖、箱体暴晒后温度非常高,必须戴手套操作。”32岁的宋亚雄从事巡线员工作7年。“好像已经适应工作环境,没有刚参加工作时那么怕热,燃气管线巡查的点位分散,大部分时间骑着电动车在路上跑。”
每天行走在后湖大街小巷,巡线员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巡查沿线工程的开挖施工,只要有燃气管道附近的开挖,巡线员必须守在现场,大夏天站在户外1个多小时是常有的事。
武汉市天然气公司后湖管理站站长朱振明介绍,该站所辖的中低压管线总长大约600公里,每天有三路巡线员在外跑,根据计划来安排巡查任务。
巡线员每天去的巡查点位会提前设定好路线,手机上的工作软件记录他们检查的每个点位,特别是施工点位,需要到达现场后拍照上传,确保巡查到位、安全到位。
朱振明说,夏季每个巡线员每日骑电动车巡线的距离大约40公里,其中包括中低压管道、小区调压箱、沿线开挖的施工项目等。夏季午后,公司执行夏令时制,中午一点半先在开着空调的站里学习、强化安全知识,到两点半之后再出去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