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万凌通讯员詹鸥胡莎吴思)“现在我安心多了,身体有啥不舒服,平台通过穿戴设备很快就能捕捉到,医护人员会及时赶到家里救治。”近日,76岁的游腊梅老人突发高血压,硚口区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居家养老快速反应平台随即报警。家庭医生刘晓菲和护士黎欢立即上门,量血压、测血糖、送服药物,一阵忙碌过后,老人的血压渐渐平稳下来。
游腊梅告诉记者:“这些可以远程监控我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设备,就像24小时的健康管家,随时守护着我们。今年,我还与该中心家庭医生团队签订居家养老协议,有医护人员定期来家中进行健康护理。”
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罗浩表示,有许多老人身体突发不适状况,几乎没有机会向外界求援。为此他们研发了门磁报警系统,如果独居老人家的大门长达15分钟未关闭,系统就会自动提醒服务人员上门查看,还有烟感、燃气探测、水渍报警、红外人体感应等居家安全监测终端与系统平台互动,实现24小时看护。
2021年4月,在硚口区卫健局和区民政局的支持下,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拿到“医养结合”牌照,成为武汉首家获此资质的公办医疗机构。中心与湖北新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携手打造“区域互联网+医养结合服务生态圈管理模式”,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长期医疗、康复、护理、助洁、助餐和心理慰藉等服务。
中心医生罗云介绍:“借助双向智能管理、提醒功能,实现了血压等监测体征数据实时上传,可连续动态科学管理,在线上把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起来。”
这些变化让83岁的周顺芝老人感到很满意——只需长按一下手表上的按键,平台就会迅速响应,即便是做清洁这样的家政服务,也都能满足。
六角亭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吸引医药健康、医疗器械、医疗美容、健康咨询、体检保健等企业入驻,打造健康医养产业品牌,形成精准的健康联盟生态圈,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投入”的运作方式,提升健康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同时,六角亭街将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模式的复制和推广,鼓励辖区现有民办父母村、明卉养老机构等社会力量投资兴办集医疗康复、养生保健、休闲为一体的康养项目,构建健康养老产业聚集区,打造康养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