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11时30分,汉阳陶家岭武汉市公交集团四公司维修车间内,34岁的引机组组长彭辉刚准备去休息室凉快一会儿,205路公交司机刘师傅拿着维修单跑了进来,“车子出毛病了,谁来帮忙看下”。
他立马转过身,拿着检测仪器走到车头,连上车载电脑开始检测。一上午,他已经修好6台“生病”的车辆引机。引机是公交车辆的“心脏”,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车辆引机高温、动力不足等问题也多起来。
中午,维修车间温度在36℃左右,虽然有几台大风扇在不间断吹风,但是有3台车辆在保养,排放的热气让这里像个“桑拿房”。5分钟后,彭辉工作服湿透,从浅蓝色变成深蓝色。检测仪器显示:3个火花塞打火不顺畅,导致引机无力,维修大约需要40分钟。
来不及等车辆温度降下去,他叫来徒弟,两个人打开车后盖板,一阵热浪扑面而来。指着横在火花塞前的一个管道,他对徒弟说:“这根是水管,温度很高,大约有70多度,千万不能碰!”他在水管上盖上湿抹布降温,不断提醒徒弟不要碰,然后小心翼翼地更换里面的火花塞。维修过程中,随着动作的变化,机器上的灰尘、油渍蹭到了手上、衣服上。
12时30分,3个火花塞更换完毕。刘师傅上车启动,在场站跑了一圈,车辆明显有力多了。“做事确实扎实,谢谢了啊。”
送走刘师傅,彭辉赶紧回到休息室,一口气喝完一瓶矿泉水,擦拭了下身上的灰尘和油污,一张脸被热气熏得红红的。“我们流汗多,一天要喝七八瓶矿泉水。”他笑着说,虽然工作辛苦,但是能感觉到同事们的关心:每天早上10时30分、下午2时30分,都会有同事送来西瓜、绿豆汤、冰棒等解暑物资。最近,车间里又新安装12台电扇。
13时许,简单扒了几口饭的彭辉又对另一台报修车辆开始了“心脏”手术。
记者雷衎通讯员鲁娟 廖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