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福久”与小豚宝宝母女健康
2022-07-07 06:01:00 来源:武汉晚报

编号“F9C22”

欢迎你,小江豚宝宝

编号“F9C22”!这是新出生的小江豚的编号!随着一阵血水喷出,小江豚和江豚妈妈“福久”之间连接的脐带断开,小江豚像一只炮弹,飞速地弹射出水面。在呼吸到第一口空气后,它飞快地游回到妈妈身边,母子俩相依相伴,时而下潜水底、时而探出水面、时而畅游水中……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长江江豚幼豚“F9C22”正在母亲“福久”的陪伴下嬉戏,母女如影随形、其乐融融。

7月6日,中科院水生所通过新华社首次公开“英雄母亲”——”福久“诞下新宝宝的全过程监控视频,这头小江豚的出生是人工繁殖长江江豚取得的新成果。

在监控画面左侧,分娩瞬间,一股血水喷出,小江豚像炮弹一样弹射出水面,又飞快地游回水中。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17年的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仅约1012头,比大熊猫还稀少。多年来,中科院水生所联合国内多家长江江豚研究和保护机构,针对长江江豚人工繁养进行持续探索。

目前,除了新出生的“F9C22”外,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内还饲养有6头长江江豚,其中3头是在人工环境下出生的长江江豚,包括2020年出生的第一头第二代长江江豚“YYC”,这为了解长江江豚的基础生物学和繁殖生理学提供了重要平台。

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郝玉江介绍,妊娠以来,“福久”食量稳定增长,每天最大进食量可达3-4公斤,为满足孕豚妊娠期的营养需求,科研人员为“福久”增加了新鲜的饵料鱼,并补充了维生素、矿物元素等营养物质。

6月27日16时,“福久”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呼吸间隔变短、漂浮等行为,同时训练员发现其生殖裂区域出现有色液体溢出,科研人员随即启动24小时监护,并做好了相应预案。当天19时35分许,幼豚尾鳍娩出,经过约2小时的分娩过程,幼豚于当天21时35分左右顺利娩出,编号为“F9C22”。

郝玉江说,“F9C22”出生后,“福久”表现出很强的母性,一直积极主动跟随看护,引导“F9C22”深潜水并与之伴游。在“福久”引导下,亲子关系逐渐建立起来,“F9C22”于次日4时30分钟左右吃到第一口母乳。经过1周多时间的观察,妈妈“福久”和她的新生宝宝“F9C22”目前均身体健康。

据悉,“福久”于2011年从鄱阳湖迁入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目前已有14岁,正值壮年。小江豚出生后的第三天,经科研人员观察确认,此次“福久”生育的“F9C22”是一头雌性小江豚,这为白鱀豚馆这个长江江豚人工繁养群体带来了新的希望。

自然分娩产程十几个小时

江豚妈妈很辛苦

郝玉江博士介绍,福久2011年从鄱阳湖来到水生所,已经14岁了。这一次不是头胎,之前它有过分娩经验,生第一胎时因为突然多了一头小江豚,有些害怕,经常躲着小豚,由于自身经验不足,最终没能成功进行母乳喂养,第一胎没有成功存活,非常可惜。

每年5至8月是白鱀豚馆长江江豚繁殖的高峰期,去年8月中科院水生所科研人员通过B超对雌性长江江豚福久进行了体检,确认其已经怀孕1个多月,长江江豚的妊娠期大约为12个月,因此估算其预产期可能在今年6月中下旬前后。去年5-7月江豚繁殖期时,按照雄雌组合,研究人员将2头雄性江豚同时跟福久放在一个水池中,期待它们能擦出爱的火花。一头是淘淘,它于2005年7月5日在武汉白鱀豚馆出生,是世界上第一只在人工环境中出生的江豚。另一头是e波,2018年出生,4岁的它刚刚进入性成熟期。不过爸爸到底是谁?要等“F9C22”状态稳定后,经过DNA检测才能确定。

自然分娩有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子宫频繁收缩,母豚疼痛时会快速游动、跳跃。第二个阶段是胎膜脱出母体,幼豚尾巴先出来,等生到肚脐部位时,母豚会突然一下加速,像炮弹一样将幼豚整个身体甩出来,随即脐带就会断裂,小江豚第一时间出水呼吸,整个产程约1小时到2.5小时。幼豚出生后,还要再经过7.5小时到8小时,整个胎盘才会脱落。整个产程约十几个小时,母豚非常辛苦。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

财经要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