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武昌区水果湖街道滨湖社区,60岁的“平安合伙人”刘爱芝和其他三名队员,在巡查中发现有住户“飞线充电”,马上通知物业整改。
身穿红马甲巡查的“平安合伙人”,是滨湖社区最常见的身影。他们大多是退休老党员。
自2021年11月,滨湖社区试点开展武昌区“平安合伙人”基层社会治理项目以来,除了招募的53名登记在册的“平安合伙人”,还吸纳了千余名下沉党员组成的“红五星”党员志愿服务联盟,以及不少社区退休党员和居民骨干,近2000名“平安合伙人”共同助力社区治理。
矛盾化解在社区居民投诉下降九成
数据显示,自从有了“平安合伙人”,滨湖社区收到的投诉件从高峰时期每月三四十起,下降到现在的每月只有两三起。
“居民投诉下降九成,靠的是将矛盾化解在社区。”滨湖社区党委书记章肖鹏介绍,53名“平安合伙人”负责每天对社区辖区内5个小区、2栋写字楼巡查,为社区6775户居民进行政策宣传和矛盾调解。在巡查中,常态化收集问题线索,及时报送信息。社区根据“平安合伙人”不同的特点和特长,采取派单制,针对性服务社区居民,努力做到大事不出社区,小事不出网格。
除了日常的巡查,有着25年社区工作经验的刘爱芝还成立了“刘老师调解工作室”,专门为社区居民调解纠纷,不少居民遇到问题会主导上门寻求帮助。
下沉党员和居民都加入人人都是“平安合伙人”
“53名‘平安合伙人’巡查员是社区基层治理的抓手,社区还有千余名下沉党员组成的‘红五星’党员志愿服务联盟做支撑。”章肖鹏说,大多数下沉党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无法专职巡查服务。但他们都能利用自己的资源和特长,助力社区治理,充实社区工作力量,特别是在需要应急服务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他们也是社区的‘平安合伙人’。”
武昌区司法局下派社区的驻点律师马红军就是其中一员。每周四,“马红军法律顾问工作室”都会来社区为居民提供法律帮助。
此外,社区党委还在辖区5个小区均成立综合党委,实现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制定正负面清单、需求清单、个性服务清单,深入小区为居民服务。
乱搭乱盖基本绝迹,卫生环境越来越好,邻里纠纷越来越少……滨湖社区环境越来越好,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居民群众主动加入社区治理中来。
6月初,退休不久的55岁居民黄高凤来到滨湖社区居委会,主动要求加入“平安合伙人”。黄高凤说,社区有不少居民虽然无法专职做“平安合伙人”,但他们会主动为“平安合伙人”提供线索:哪里有杂物堆放,哪里有乱搭乱盖,哪里有邻里纠纷……居民们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记者杨蔚万凌通讯员吴迪况昕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