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时完全没想到会考这个,一点准备都没有。”7月2日,武汉市2022年中考考生侯雪婷回忆起作文题时说。侯雪婷的中考成绩过了示范高中资格线,语文分数超出了她的预期。
武汉市2022年中考语文作文题是材料作文:某地一家饭店承诺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免费晚餐,求助者只需要进店告诉店员点“套餐A”即可,吃完直接离开,不用付费。侯雪婷父母开的餐馆也是这样做的,她把父母写进了中考作文。
女儿:写完中考作文更加理解父母了
记者眼前的侯雪婷戴着一副宽框眼镜,显得很文静,说话细声细语。她回忆:“第一眼看到中考作文题时,我的脑子有点乱。”免费、套餐、尊严,作文素材中的几个关键词反复在侯雪婷脑海中闪现。度过了最初几分钟的慌乱后,侯雪婷有了灵感:父母开的餐馆不就是一直在这样做吗?之前考试时,侯雪婷从构思到完成一篇作文通常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这次写中考作文她只用了40分钟左右。
侯雪婷回忆,她的作文题目是《要呵护他人尊严》,写了800多字,主要讲了两个故事,发生在父母开的餐馆里,是她自己的亲身经历。
2020年年底的一天中午,一位坐轮椅的老人来到餐馆,提出要点“单人套餐”。在店里,“单人套餐”就是爱心套餐的代名词。当时,侯雪婷一家正好在店里吃午饭,母亲王慧忙放下碗筷招呼老人,并让厨房准备饭菜。4个菜一份米饭很快准备好,老人就在不远处的桌子上用餐。侯雪婷8岁的弟弟好奇地边吃边向父母打听老人的情况。“父母严肃地告诉我们,不要议论别人,那样不礼貌。”侯雪婷对此记得很清楚。老人吃完后,将轮椅转向侯雪婷一家人,尽全力将身体前倾,鞠了一个躬,说了声“谢谢”。
这一幕一直烙印在侯雪婷心中,让她懂得了父母为何要想方设法呵护别人的尊严。在侯雪婷眼里,中考作文题很有意义,既体现了社会对父母等人善举的肯定,同时也让自己加深了对父母的理解。
父亲: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心里很踏实
侯雪婷的父亲侯明清是安徽滁州人,1994年跟着舅舅来武汉学习厨艺。2020年8月,侯明清和妻子王慧在青山开了现在的这家名叫“鸽子梦排骨”的餐馆,一家人就住在餐馆后的一栋移动板房中。
2020年9月,餐馆贴出告示: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来店里告诉服务员来份“单人套餐”,吃完直接走就是,不必客气。已送出多少份免费爱心餐,侯明清从未算过。他觉得自己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感到心里很踏实。
7月1日,侯雪婷查了中考成绩。这天,侯明清才得知女儿把父母写进了中考作文题。
家里餐馆推出爱心餐时,侯雪婷正在读初二。有一天,同班一个要好的女同学转发了一个视频,讲的正是侯雪婷家餐馆送爱心餐的事。事后,几名同学以找她玩为名义,专门到餐馆来了一趟。临走时,他们对侯雪婷说:“你的父母了不起!”每天早出晚归上学的侯雪婷,平时很少关注父母的举动,也就从这一天开始,她才真正理解了父母善举背后的意义。
受疫情防控影响,餐馆员工从原来的19人减到6人,侯明清和王慧要承担起大量繁杂工作,每天从早忙到深夜。晚上写完作业后,侯雪婷也会去餐馆帮忙,递个盘子、送个菜。
在侯雪婷的记忆中,只要别人有什么需要帮助的,父亲会力所能及地施以援手,母亲虽然读书不多,也全力支持父亲。随着侯雪婷在餐馆帮忙次数的增多,她对父母也有了更深了解。看到每一位受助人露出笑容,听到很多人都在鼓励父母坚持下去,侯雪婷在内心以父母为傲。
侯明清的初中班主任许志钢告诉记者,这一家人都非常低调,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从来不在学校讲自己的事。“今年这道题目非常生活化,我相信侯雪婷能够写好这篇作文。”许志钢认为,长期耳濡目染,父母的善举必定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产生积极影响。
记者史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