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步让老人陷入滋补品和收藏品骗局
2022-06-30 04:00:00 来源:武汉晚报

店面装修上档次,店里的小伙子、姑娘光鲜可爱,“阿姨”“叔叔”喊得甜津津,精心准备的袖套、扇子、帽子、暖手宝,样样小礼品都称老人心。他们到底是干啥的呢?日前,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汉阳区分局从一个举报入手展开调查,一举端掉一个以经营滋补品、收藏品为幌子,把手伸向老人钱袋的诈骗窝点,19名涉案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老人的银行卡莫名被盗刷

母亲银行卡不断被盗刷,这可急坏了家住鹦鹉街的李先生(化名),6月21日匆忙到派出所报案。据回忆,李先生母亲最近只去过一家名叫万宸生活艺术馆消费,从装修、服务来看,是个“正规”的门店。

民警随即展开调查,发现涉事银行卡多笔免密支付的小额转账,都到了万宸生活艺术馆销售经理邓某某名下。

面对民警的调查,邓某某先是辩称,李先生母亲在店里消费了30多万元,但因为手机为老人机,无法转账,商量后老人将账号和密码交给了他,他用自己手机APP帮忙刷卡。

在详细追问后,警方得知邓某某所在的公司经营滋补品、收藏品等业务。

听到这里,民警马上警惕了起来。办案民警介绍,该公司经营的货品均价格不菲,公司员工宣称货品有很好的升值前景,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老人们在此高消费有受骗风险。

6月23日,鹦鹉街派出所办案民警们果断出击,控制该公司经营现场后,将工作人员带回所里接受审查。

表面光鲜的公司漏洞频出

办案民警耐心地抽丝剥茧,将光鲜外表下的骗子真实面目一步一步揭开。

办案民警介绍,从表面上这是一个青年创业并经营得“井井有条”的公司,管理层和店员都年纪轻轻,财务部、人事部等部门分工清晰。据悉,该公司两个店长筹资近50万元将门店装修得富丽堂皇,采取发传单、电话邀约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招客户,主要对象是六七十岁的老人。

然而民警很快发现了问题。公司出纳一问“三不知”:不知商品价格谁来定、不知提成标准、不知会计具体干些什么,只负责按照人事部造好的表发放工资和提成;公司进出货只有收据,没有发票;公司会计称,老板不允许私下讨论商品价格,因为这是公司机密。

在公司里民警发现了员工话术本:第一次接待客户就要称呼“阿姨”“叔叔”,在沟通中要了解客户的年龄、住址、家庭情况。第二次接待,则要了解客户的大致收入情况,以便推荐产品。

有老人被这伙骗子诈骗多次

民警发现,包括嫌疑人刘某在内的骗子团伙成员,很多来自另一家已经停办的公司——国仲生活艺术馆,70多岁的王奶奶(化名)两年前就是这家国仲生活艺术馆的客户。

2020年8月,王奶奶和朋友出去玩时,做了客户登记,留下了电话。后来,刘某联系王奶奶去艺术馆拿礼品。到店后,刘某连续向老人推荐各类“限量币”,称升值空间很大。其后一发不可收拾,13万余元的书法、16万元的画,短短半年时间,王奶奶消费了几十万元。

但当王奶奶想卖掉购得的藏品时,刘某一直拖着,更声称“那些名画要拍卖几百万元,评估费都要40万元,你想拍卖,就先去筹40万元评估费”。

经警方审查、甄别,汉阳区公安分局将该团伙的孔某、秦某、徐某、刘某、邓某某等19名涉案嫌疑人刑事拘留,公司两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冻结资金200余万元。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通讯员杨槐柳杨冰记者戴旻阳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

财经要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