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国际湿地城市”成功密码
2022-06-13 22:02:00 来源:武汉晚报

武汉晚报讯“国际湿地城市”申报标准十分严苛,仅其中两项刚性指标:行政区域内湿地率在10%以上,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0%,就让许多城市望而却步。而现代化程度较高、人口超千万的武汉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首次申报就顺利通过?

禀赋天成

湿地占国土面积的18.9%

如果资源禀赋是一种实力,那么湿地家底丰厚的武汉,绝对称得上是天赋型选手。

武汉素有“江城”之称,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165条河流川流不息,166个湖泊星罗棋布。

“我国的‘国际湿地城市’特色鲜明。”市园林和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例如东营是滨海湿地,海口以海洋湿地为主,银川主要是黄河河流湿地。武汉的湿地类型则以湖泊为主,且分布较均匀。通过《武汉市湿地资源分布图》可以看到,数不清的不规则蓝色斑块,密密麻麻交织在武汉国土上,和城市深度相融。

2016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显示,武汉湿地面积16.2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8.9%;湿地高等维管束植物有408种;湿地上栖息野生动物有41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东方白鹳、黑鹳等1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灰鹤、白琵鹭等28种。不仅湿地资源位居内陆副省级城市第一、居全球内陆城市前三,武汉还是全国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最多的副省级城市,现有1处国际重要湿地、6处国家级湿地公园。

备加珍惜

出台《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

5月4日,武汉观鸟协会会员在当地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豹澥湖的一处养殖塘,小心翼翼地拨开茂密的茭白丛,一个青头潜鸭繁殖巢出现在眼前,里面还有近10个蛋!当月21日,他们布设的红外相机清晰拍到,青头潜鸭已经顺利孵化,毛茸茸的小家伙们跟在大鸭身后,正在碧绿的荷叶之间戏水。

“青头潜鸭在武汉又多了一处繁殖地,这是有确凿证据的第三处。”观鸟协会会长颜军兴奋地说,3月,他们分别在4个点位开展了4次青头潜鸭专项监测,共观测到青头潜鸭11次,共计401只个体。“2012年,青头潜鸭还是全球极度濒危的鸟类,种群数量被评估少于1000只,而如今,在最南端的繁殖地武汉,青头潜鸭的数量正在逐年上升。”

这和武汉注重立法保护,持续进行湿地生态修复密切相关。禀赋天成,更需珍惜。2010年,武汉在各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出台《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随后,《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等湿地保护地方性法规也陆续出台;2013年10月,武汉还在全国第一个推出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特别是实施长江大保护、两江四岸整治、六湖联通、四水共治、海绵城市、沉湖湿地保护修复等一批重大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后,水质稳步提升,湿地生态的蓝绿底色越来越浓。6月,经过退渔还湿和生态修复的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即将开园,通过营造林—塘—田—湖—岛的复合生态系统后,这里呈现一幅水清岸绿,野趣盎然的美丽景象,正静待游人光临。

人水和谐

水鸟与高楼“同框”

如果驱车从12座长江大桥上穿城而过,可以看到江水两岸,是一个个无缝连接的江滩公园,桥上车水马龙,桥下绿意盎然;再来到江汉区,在林立的高楼之间转弯进入黄孝西路,只觉喧嚣顿弱,静谧的西北湖湿地公园映入眼帘,在这里摄影,经常可以拍到水鸟和高楼同框的照片。

水,和武汉人密不可分。作为古云梦泽的所在地,这片土地上的人亲水、乐水,也深谙和湿地的和谐相处之道。武汉市湿地保护中心高级工程师李鹏介绍,武汉对湿地进行了功能划分,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核心区,严格“留白”,离市民距离比较近的湿地,则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让市民充分享受湿地带来的美好生活。

于是,位于城市中心的东湖绿道火爆出圈,享誉国际,成为市民家门口的诗意;全市100余座综合公园里,大多数都抱水临湖,气质灵秀。

这不,就在前几天,武汉汉阳墨水湖上出现了一道美丽风景:从动物园跑出来“遛弯”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疣鼻天鹅,在湖中自由游弋。人在岸上,鹅在湖中,互不干扰,共享自然。

记者杨晓雨通讯员吴晓赵银斐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

财经要闻

论坛热帖